我国钕铁硼永磁合金产业发展尚受国外专利技术制约

2002-10-21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目前我国钕铁硼永磁合金产业出现新一轮的投资热,但由于生产厂均采用日本和美国的制造技术,设有开发高附加值的钕铁硼制成品,且出口受到限制,故整个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据了解,钕铁硼永磁合金作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其烧结和粘结钕铁硼的制造技术分别为日本的粉末冶金法和美国的块淬法,都有专利保护。在中国专利局建立时,日美技术已超过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期,在中国不受专利保护。但是,只要所采用的制造技术属于日本、美国技术范畴,产品出口就属于侵权。1986年,中国科学院提出中国要发展钕铁硼永磁合金的建议。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闻风而动,相继建成100多家钕铁硼永磁合金生产厂。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约有钕铁硼永磁合金生产厂300多家,其生产技术均采用日、美的制造技术,年生产能力总和接近2000吨,相当于当时国外生产钕铁硼永磁合金的实际年产量。由于我国没有开发高附加值的钕铁硼制成品,加之钕铁硼永磁合金本身的出口受到专利保护等方面的限制,以致当时已建成的钕铁硼生产厂的能力只有16%得到利用。国内多数钕铁硼生产公司处境困难。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科三环”斥巨资取得产品出口许可权,随后,京磁、清华银纳、浙江旗升等三家钕铁硼公司也以同样的方式取得出口许可。但是,外国对这种出口又加以种种附加的限制条件,致使中国的钕铁硼发展步履艰难。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现有的规模较大的钕铁硼生产公司约为40家,分布在北京、天津、山西、宁波等地。如“中科三环”等公司年产量超过500吨。最近,又有“烟台磁王”等企业建成。形成新一轮的钕铁硼投资热,这些生产企业采用的仍是日美制造技术。由于日、美技术的专利将于2005年前后失效,这些有实力的公司几乎都在增资扩产。
    有关专家认为,日、美对世界钕铁硼市场长达20年左右的垄断局面今后将发生变化。我国已经有了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钕铁硼永磁合金生产技术,并已获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授权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保护有效期15年。我国独创的这一新的制造技术正在实施产业化。钕铁硼的市场竞争,面临的是技术、质量、成本的竞争,我国的“共沉淀还原扩散法制备钕铁硼永磁合金”新技术属清洁生产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能耗低、质量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当这一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成功,将为我国钕铁硼的发展开创一个新局面,并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重要地位创造条件。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