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资潮涌向中国沿海

2003-09-12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在全球粗钢规模温和增长的形势下,近年来中国钢铁工业规模扩张速度惊人,成为国际同行瞩目的中心,而国内外钢铁企业投资在沿海地带的集中,又使中国钢铁工业的地域格局迅速发生着改变。
    
    回首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史,钢厂遍地开花是人们熟知的发展模式。虽然其后,钢铁工业进入了理性的发展阶段,但出于就业、铁矿石资源和产值等因素的考虑,钢铁企业 的建设仍是理所当然地紧靠在矿山周围,有大型矿山的地区必有大型钢铁企业,而无矿山的地区几乎没有钢铁生产企业,上海和广州例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企业之间难以区别生产经营上的优劣,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地域辽阔、下游行业对高档钢材需求尚未实质性启动的大环境下,这种发展模式还是很好地解决了中国对钢铁的需求问题。
    
    但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已经全面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钢铁行业经营权放开,生产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公平的竞争环境使企业把降低成本放在首要地位,原料、运输成为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环节。
    
    然而就在近几年中国钢铁工业规模迅速膨胀的同时,人们发现“地大物博”的中国铁矿石资源供应吃紧,增加进口矿石的使用比重成为解决资源问题的首选,尤其是在宝钢成功采用进口矿的带动下,一些内地企业也逐渐加大了进口矿的使用比例。
    
    中国钢铁工业依赖进口矿,进口矿石依赖沿海港口,这使得一些精明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大胆地远离矿山,把资金投向沿海地带。
    
    如果把距离海岸线300公里的地区统称为沿海地带,那么目前中国钢铁工业生产的地域特点十分显著。以2 002年为例,沿海地区集中了中国67家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中的29家,集中了中国47.7%的粗钢产量和 42. 3%的钢材产量。
    
    2003年以来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调查显示:沿海地带在建钢厂和准备上马的钢铁项目投资规模庞大,粗略统计将超过1.5亿吨之巨。项目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地区。
    
    这些钢铁项目选择在该地区作为投资地,最重要的因素是要依靠当地的深水港。而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许多投资者看中了海滨地带取水方便,而且排污方便。
    
    从实际上看,这些项目选择沿海地区确实是明智之举,当地政策上的优惠及其成本优势,是内地一些企业所无法比拟的。沿海地带的钢铁企业将逐渐成为中国钢铁工业的重心所在,是打造中国钢铁新形象的希望所在,也是中国钢铁工业辐射国际市场的前沿阵地。
    
    但在沿海地带城市悄悄成为钢铁“重镇”
    
    之时,人们也会发现,在这些风景优美的旅游城市中,真正未染指钢铁冶炼的大中型沿海城市寥寥无几。截止到2003年8月份,沿海地区 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在烟台、深圳等城市受到小炼钢企业困扰的同时,威海、厦门、泉州、湛江、北海等城市的“守身如玉”能到几时,目前也还是个未知数。
    
    钢铁投资不仅应该重视经济效应,还应该注重社会效应,不能因为建钢厂而使经济充满活力的中国沿海地带成为“排污口”。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