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宝新不锈钢公司的生意经

跨国采购中的省钱之道

2004-08-06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宁波宝新是中国不锈钢生产基地之一,这家企业的建设从一开始就引入了全球采购。在建设初期,宝新以“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进行设备定位,经过前期一系列的价格性能比较,最终在1996年签订一期主体设备,主要从法国、日本、德国引进,当时合同标的结算币种相应为设备供应国的本币,设备采购资金结算从1996年跨越至1998年。在签约期间,法郎、日元、德国马克兑人民币的汇率上下跌荡,波动幅度曾一度高达30%。而公司在结算期内,却恰逢法郎、日元、德国马克兑人民币的汇率相对疲弱的点位,因此,宝新一期工程在引进设备上,降低了将近4000万元的投资成本。宝新在着手进行二、三、四期工程引进设备商务谈判过程中,始终贯穿了汇率情结,在采用何种本币结算的最终判断上,下足苦功,大胆预测,加强对各主要外币对人民币汇率走向的跟踪、研究和分析。“宝新是一个生产型企业,控制投资成本并在此基础上争取降低投资成本是第一位的,”刘安说:“这里面绝对不允许掺杂投机的成分。”
    宝新二、三、四期主体设备从欧元区国家引进,二期合同签订期为2001年4月末,合同资金结算期主要在2001年5月至2002年9月;三期签订日为2002年7月至9月间,合同资金结算期主要在2003年4月至2003年9月。尽管欧元从1999年1月1日正式亮相以来兑美元汇率便开始下滑,在拟签二期引进设备合同的2001年4月份,欧元汇率仍处于一波较大幅度反弹后的再度深幅下探中,“欧元兑美元汇率将进一步滑向0.70”的预测也不断在各种评论中出现。但公司决策层经过慎密分析,判断当时的欧元汇率应当处于底部区域。考虑到设备合同资金结算期比较长,领导层果断决策合同币种选择与人民币汇率基本保持稳定的美元。
    随后欧元汇率在2002年3月间结束第三次筑底并逐渐攀升,由于合同币种选择美元放弃了欧元,相比较,宝新实际降低引进设备采购资金支出约3500万元。三期引进设备合同拟签期间,欧元兑美元的汇价已接近1,从底部回升了约13%,并开始了相对高位的盘整。宝新决策层准确地将此判断为欧元汇率进一步上攻前的蓄势盘整,鉴于三期引进设备资金结算期较短,因此果断再度选择美元作为合同标的结算币种。正是由于及时作出了正确的判断和抉择,三期引进设备资金结算期间赶上了欧元兑美元汇价再次回升约17%的过程。尽管三期引进设备总量只有二期的一半左右,相比较于选择欧元作为最终的合同币种,降低采购资金支出高达3000万元。
    宝新四期引进设备合同签订期间,正值欧元兑美元汇率回升至欧元面世当初的水平。为避免合同币种选择不当造成投资总额突破的情况,公司对合同币种的选择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三分之二的合同量选择了欧元,三分之一的合同量选择了美元,并决定,当欧元对美元的汇价一旦突破合同签订时的汇价,及时运用远期外汇买卖的方式锁定欧元汇率,再次降低引进设备成本。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