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浦项公司的发展历程

2004-12-17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1957年,为了让韩国的钢铁能够自给自足,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任命出身于军人的朴泰俊为董事长,在离汉城270公里的沿海小镇浦项建立钢铁厂。学过日语的朴泰俊请日本人当顾问。日本对钢铁工业的贡献是在海边建立钢厂,利用全球的煤炭和矿石来发展钢铁工业。日本顾问就建议朴泰俊在海边建厂。
    
    1950年代,全球钢厂的数量还很有限,与供应商谈判时,浦项很容易就把设备价格压得很低。同时,浦项建设路径与一般钢厂相反:先建设轧钢厂,再逐步扩大到炼钢厂项目。建厂初期,韩国钢铁供不应求,当年便赢利——“这和沙钢有点类似。”许中波说。
    
    1970年代时,浦项每吨钢投资为287美元,而于1970年代末建设的中国台湾中钢和日本新日铁的一个钢厂,每吨钢投资为600多美元。1973年,二期工程结束投产,浦项当年生产钢材44.9万吨,销售额达1亿多美元,获得纯利润1200万美元,1974年销售额达2.58亿美元,纯利润8800万美元。
    
    1994年,浦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次年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10月,韩国政府将浦项实行私营化。现在,浦项的外资股东持股达70%以上。
    
    浦项自创立以来,一直承续着黑字经营的传统,没有出现过一次赤字,其卓越的创收能力在世界钢铁业出类拔萃,近几年一直被钢铁信息服务机构WSD评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钢铁公司。但是随着2003年底以来全球焦煤、铁矿石、废钢和海运费急剧增加,完全依赖国际上低成本煤炭和铁矿石资源的浦项公司生产成本急剧上升。
    
    浦项指望运用新技术削减成本。由浦项和奥钢联共同研发的Finex新工艺,将会生产不需要炼焦煤的熔铸铁,从而削减17%的成本,同时也比普通的炼钢方法更加清洁。一间采用Finex新工艺的新工厂将于2006年底在韩国建成,该项目耗资11亿美元,预计年产150万吨钢铁。在原材料被广泛争夺的年代,此举将会降低浦项面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如果成功,浦项计划将在其他工厂推广。但是据了解,浦项对Finex已进行了五六年试验,目前仍是一不成熟的技术。
    
    许中波认为“浦项现在的竞争力下降了,本土人老了,干劲少了,装备也老了,成本也高了。”但随着浦项会长刘常夫因身涉图利弊案在2003年3月下台,被认为是浦项第一任董事长朴泰俊左右手的李龟泽上台,浦项可能迎来新的转机。现年58岁的李出身自浦项基层,且在业界素孚人望,他有望如朴泰俊那样作风强悍,干成大事。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