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轴承生产企业的产品定位

2006-05-29 00:00 来源: 我的钢铁
    轴承是指各类类型机械中作旋转运动的轴或其它方式运动零件的支承部件,是各类主机配套和维修所必需的关键机械基础件。近几年,由于国家对轴承行业重视程度不够,调控手段缺乏,致使轴承行业出现无序竞争,供求矛盾突出,国内轴承市场占有率和内销率逐年下降,整个行业亏损面居高不下。国内轴承市场占有率由1997年的76.92%下降到2000年的48.39%;国内轴承内销率由1997年的45.56%下降到2000年的33.63%;1997年年报243家企业亏损企业数为93家,亏损面达38.3%,1998年227家企业亏损110家,亏损面达48.46%;1999年225家企业亏损94家,亏损面达41.8%,2000年117家企业亏损43家,亏损面达36.8%。面对这种状况,轴承行业的骨干企业都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重新进行产品定位,寻求生存空间。本文通过对“九五”期间行业经营数据的定量分析,提出不同类别的轴承生产企业如何更科学地进行产品定位和市场细分。
    一、轴承产品特征及分类
    (一)产品特征
    1、品种多。轴承产品和其它工业品相比,具有品种多样的特点。我国目前能生产40000种规格、型号的轴承,而国外轴承样本都在50000种以上。世界著名的轴承公司一家所掌握的品种数都在10000种以上。   
    2、通用性强,应用范围广泛。轴承是机械基础件,属工业性产品中的配件范畴,产品通用性强,服务面广,能够运用于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机车车辆、机床、电机、飞机、船舶、卫星、家用电器、仪器仪表以及冶金、矿山、石油、化工、轻纺、医疗、农业、工程和地质等各行各业。可以说,凡是有机械运动和受力的构件中都有轴承的存在。   
    3、技术含量低。轴承产品尤其是滚动轴承已实现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具有适于大批量生产的优点,但同时带来的缺点是:生产工艺公开化、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凭借技术的保护能力差,行业容易介入。   
    4、呈现“二八”结构。在15种轴承类型中,球轴承(0、1、6、8类轴承)供求量占80%,其它轴承的供求量仅占20%;0类轴承供求量占到近80%,其它轴承供求量略高于20%。6个尺寸段划分中,微型、小型两个尺寸段的轴承供求量占80%,中小型、中大型、大型、特大型四种轴承的供求量仅占20%。在5个精度等级中,P0级(普通级)轴承的供求量大约占80%,P6、P5、P4、P2四个精度等级的轴承供求量约占20%。   
    轴承产品特征对企业产品定位的影响。①产品通用性强,同品种规格的产品差异性不明显,配套用户对同一种规格轴承表现为无差异需求。也就是说,在质量保证的情况下,配套用户买哪家的产品都可以,不像消费品市场,对品牌、花色、品种与企业的选择性强。②产品应用广泛,配套用户市场区分不明显,定位于汽车配套用户所需的0类轴承,同时也可满足其它用户的需求。不像消费品市场,定位于儿童的服装,老年人是不能穿的。③轴承品种多样,企业把产品定位于区域小市场,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性,就难以进行大批量生产,最终会导致多品种、小批量。规模较小的企业,同一规格产品的生产将难以实现经济批量。④产品呈现“二八率”结构,说明80%的产品市场更广阔,较易进行大批量生产,产品更容易销售,众多企业往往把产品定位于80%的部分,只把20%的部分作为补充;20%的产品市场相对狭小,比如特大型轴承、P4级轴承,是很多企业在产品定位时往往忽视的部分。   
    (二)产品分类   轴承按其所能承受的负荷方向或公称接触角、滚动体的种类,可综合分为:0类深沟球轴承,1类调心球轴承,2类圆柱滚子轴承,3类调心滚子轴承,4类滚针轴承,5类螺旋滚子轴承,6类角接触球轴承,7类圆锥滚子轴承,8类推力球和推力角接触球轴承,9类推力圆柱滚子、调心滚子、滚针、圆锥滚子轴承等共十种类型(这是中国轴承旧的分类代码,虽然我国已根据国际结合,拟定了新的代码类型,但为了研究方便,本文还按旧代码分类)。以上十种类型的轴承和关节类轴承、外球面类轴承、直线运动轴承、等速万向节以及其它类轴承共15种类型,是轴承行业统计企业轴承产量的一般划分方法。本文研究所列举的轴承企业生产轴承类型就是这十五种。
    二、轴承市场特点
    1、通用轴承供过于求,“三高”产品供不应求。由于重复建设严重,产品结构不合理,国内市场形成了通用轴承供大于求、买方市场形成、价格持续下滑,而高精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专用轴承供不应求,依赖进口的局面。
    2、需求多元化。区域市场和不同配套用户对轴承的需求均呈现多元化。由于轴承的通用性和广泛性,每一个区域市场,比如一省、一地区对轴承的需求趋向多元化,不仅对各种类型的轴承都有需求,而且呈现高、中、低不同档次长期并存的格局。主机配套用户对轴承的需求也不是单一的,不仅表现在轴承类型上,而且表现在规格尺寸上。比如汽车用轴承就包括0、1、6、8、2、3、4、7、9类和关节轴承等各种类型。在尺寸上,包括除特大型外的其它五种类型都使用。多元化特征表现在采购上,就出现了整体需求量很大,但具体到每一种类型上,需求量往往很小。
    3、高出口、高进口并存。2000年,我国共计生产各种滚动轴承22.3亿套,其中出口14.83亿套,占总产量的66.4%;共计进口轴承9.3亿套,为我国轴承产量的44.3%,占国内总需求量的55.46%,出现进口热与出口热并存的格局。从进出口产品结构看,我国出口的轴承产品往往是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通用轴承,进口的是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的高精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及专用轴承。这既说明产品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又说明轴承产品供大于求矛盾十分突出。
    轴承市场特点对企业产品定位的影响。①多元化的市场需求特征使任何一个企业都愿意尽可能地进行多品种生产以增加区域市场份额,结果造成一部分企业品种越多、批量越小、成本愈高。其实任何一个企业生产的产品一般都很难满足一个区域市场或配套用户的所有需求。企业进行产品定位决不能盲目求多。②高出口局面的形成,扩大了通用轴承的市场空间,如果企业国外市场开拓能力强,将为其它位于通用轴承带来机会。高进口局面的形成,为企业定位于“三高一专”产品带来了挑战,不具实力的企业很难占领这部分市场。
    三、对轴承生产企业经营数据的定量分析
      由于轴承产品一般分为15种类型,对一个企业来说,一般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类型进行生产。本文按照企业选择生产产品类型的多少,将轴承企业划分为四种类型:
      I类企业:在15种轴承类型中仅选择生产1种类型。
      II类企业:在15种轴承类型中选择生产2~3种类型。
      III类企业:在15种轴承类型中选择生产4~6种类型。
      IV类企业:在15种轴承类型中选择生产7种类型以上。(由于轴承类型较多,目前我国最大的轴承生产厂家,能够生产的轴承类型也不超过11种,大多数大型企业一般都在7~(种。)
      (一)对四种类型企业的数量趋势分析
      1991—2000年利润总额前45家轴承企业中,四种类型企业的数量变动趋势。
      前45位盈利企业中,I类企业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所占比重由最小增加为最大;II类企业数量先上升后下降,所占比重前后基本没有变化;III类企业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所占比重由最大缩小为第三;IV类企业数量稳中有降,所占比重一直较小。
      可以看出:1991年,III、IV类企业在45家盈利企业中占的比重(60%)大于I、II类企业占的比重(40%)。经过10年的发展,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0年,I、II类企业在45家盈利企业中占的比重(71.11%)大于III、IV类企业占的比重(28.89%)。
      用2000年资产利润率排名前45家企业数据,也可证明这一结论。在2000年资产利润率排名前45家企业中,I类企业数量是22家,II类企业为13家,III类企业为5家,IV类企业为5家。I、II类企业占的比重(77.78%)大于III、IV类企业占的比重(22.22%)。
      这种趋势形成的原因是:1991年是我国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计划经济仍占主体地位。为了适应区域市场多元化需求,考虑到产品运输成本,轴承企业生产片面追求多类型,于是形成大多数企业“小批量、多品种、通用产品”的生产格局。所以在1991年利润总额前45家企业中,形成“III类企业数量最多,II类、IV类企业次之,I类企业最少”的结构模式。盈利企业中大多数生产多种类型,说明只要企业产品类型多,盈利的机会就大。1991—200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的10年,区域市场逐渐被打破,全国大市场的形成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轴承企业必须进行集中化专业化、系列化生产,才能降低生产成本,应对市场竞争。一部分不适应这一趋势的III、IV类企业的盈利能力减弱,一部分适应这一趋势的I、II类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所以出现了在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中,I、II类企业数量逐渐增多,III、IV类企业数量逐渐减少的趋势。
      结论一: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今后在轴承企业经济效益高的企业中,四种类型的企业数量呈“金字塔”结构,与社会经济领域企业规模构成相同。“小而专、中而精、大而全”成为轴承企业产品定位的基本原则,不适应这一原则的“小而多、小而全”轴承企业必须进行产品的重新定位。规模国产小的轴承企业必须走专业化生产道路,通过市场细分,选择一两种轴承类型生产,把企业规模相对做大;中型规模的轴承企业在产品定位时不能盲目求全,应当精选几种轴承类型进行生产,并设法把产品做强做大。大型企业应发挥规模大、知名度高的优势,在全面化产品道路上赢得更多的收益。
      (二)对四种类型企业产值产量发展趋势的分析
      以上两表是1991—2000年轴承年报企业利润总额前45家的平均产量和平均产值表。
      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在个别年份上有所波动,但从整体上趋势看,在45家盈利企业中四类企业的平均产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到2000年四类企业的平均产量均突破一千万套,说明在盈利企业中,实行大批量生产已是发展的潮流。
    表1 四种类型企业历年平均产量统计表 单位:万套
    -------------------------------------------------------------------------------
    名称 1991年1992年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
    I类企业 479 240 253 397 477 1451 1301 1937 2413 2931
    II类企业 467 475 531 525 591 659 663 455 697 1271
    III类企业 451 319 312 417 361 1133 457 511 689 1544
    IV类企业 1725 1904 1964 1626 1991 1737 1090 1763 2244 4225
    -------------------------------------------------------------------------------
      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在个别年份上有所波动,但从整个发展趋势看,在前45家盈利企业中,四类企业的平均产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到2000年,四类企业的平均产值均突破了一亿元。如果用产值作为企业规模的衡量指标。这种趋势表明,对于四种不同类型的企业,企业规模已经成为企业能否盈利的基础。
    表2 四种类型企业历年平均产值统计表 单位:万元
    -------------------------------------------------------------------------------
    名称 1991年 1992 1993年 1994年 1995年1996年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
    I类企业 2792 2844 4307 3885 3552 8381 8924 9976 11314
    II类企业 2649 3770 4635 6222 6972 7706 6255 9620 10200
    III类企业 4350 5440 5723 7001 8738 7227 10020 9978 18873
    IV类企业 23390 28391 47383 45762 30331 27120 37813 38740 47384
    -------------------------------------------------------------------------------
    用2000年总资产利润率前后45家企业数据,也可以得出相同结论。
    表3 2000年资产利润率前后45家企业产值、产量对比表 单位:万元/套
    -------------------------------------------------------------------------------
    名称 盈利企业 亏损企业 占百分比 盈利企业 亏损企业 占百分比
    平均产值 平均产值 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
    -------------------------------------------------------------------------------
    I类企业 9937 1136 11.43% 26435903 2075071 7.85%
    II类企业 8777 2249 25.62% 10755955 1492762 13.88%
    III类企业 21925 2023 9.23% 21732569 555939 2.56%
    IV类企业 56176 18401 32.76% 42356430 5237503 12.37%
    -------------------------------------------------------------------------------
    从平均产量看,2000年资产利润率前45家企业中,四类企业平均产量均突破了1千万套,I类、II类企业突破了两千万套。反观资产利润率后45家企业,四类企业的平均产量均未突破600万套。在四类企业中,亏损企业的平均产量不及盈利企业的15%。可见,大批量生产,资产利润率高;小批量生产,资产利润率低。
    从平均产值看,在2000年总资产利润率前45家企业中,四类企业的平均产值突破了8000万元。总资产利润率后45家企业,四类企业的平均产量相对来说都很低。IV类企业的平均产量仅为盈利企业的9.23%;IV类企业最高,也只有32.76%。可见:企业规模大,总资产利润率高;企业规模小,总资产利润率低。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