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出台

2007-01-05 00:00 来源:我的钢铁 作者:mysteel 更多历史数据,上钢联数据
    我国钨品今年1~9月份的出口平均价格比进口平均价格低30.13%,而我国2005年硬质合金全行业收入还不敌国外一家硬质合金企业产品收入的1/2,国内钨行业低技术含量的现状令人堪忧。11月29~30日,中国钨业协会在京主持召开“中国钨工业科技创新报告会”,邀请知名专家、院士和钨企业界代表,就如何加强钨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搭建我国钨工业产、学、研相结合及产业化的平台,促进我国钨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等问题进行深入研讨,《中国钨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同时出台。
    会议由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明、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同高、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再荣分别主持。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正邦分别从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新型工业化之路与自主创新及钨应用成果等方面作精彩报告,株洲硬质合金集团公司、厦门钨业公司、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崇义章源钨制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交流了加强自主创新工作的经验,来自全国主要钨企业的领导,科研、投资部门的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12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中国钨业协会会长周菊秋在讲话中指出,我国钨工业发展正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期和严峻的挑战,以资源快速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以初级钨品出口带动钨业发展的模式终将难以为继,以自主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竞争战略将是惟一出路。
    在介绍钨行业今年形势时周菊秋指出,1~9月份全国钨精矿产量59334吨,同期比较增长15.92%,进入下半年后,增幅逐月减缓2个百分点,钨开采总量开始趋于受控状态,钨企业经济效益普遍提高,我国钨工业的生产经营呈现出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今年钨市场价格一直处于高位,波动小。1~9月份,国内钨精矿平均售价10.92万元/标吨,比去年同期8.55万元/标吨上涨27.7%。钨制品出口综合平均价格(不含硬质合金)达3.46万美元/吨金属,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2.85%。出口钨品金属量2.27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21%,出口额7.86亿美元,同比增长42.55%。国内45家主要硬质合金企业1~9月份累计生产硬质合金8667.6吨,同比上升16.22%,实现利润31092.4万元,同比下降0.71%;国内17家主要硬质合金企业累计出口硬质合金1968.65 吨,同比增长16.73%,出口额7157.11万美元,同比下降2.3%,平均出口价格36355.42美元/吨,同比下降16.30%。
    尽管今年行业整体形势不错,但周菊秋也坦言,由于现在还有很多企业对自主科技创新的紧迫感和战略意义缺乏认识,不少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科技投入少,没有自主的创新成果,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极低,甚至还在低水平线上盲目扩产,我国钨制品的产品技术含量和竞争力与国外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举例说,以色列伊斯卡公司年产300余吨高性能数控硬质合金刀片和刀具,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是国内年产4000多吨的硬质合金厂的2至3倍。瑞典的山特维克工具公司和美国的肯纳公司2005年的硬质合金和硬质合金工具部分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6亿美元和20亿美元,而我国2005年硬质合金全行业收入只有90亿元。
    他指出,目前,我国约有硬质合金生产厂(点)250家左右,遍布全国各地。产量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5000吨,发展到2005年的16000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 ,但在令人瞩目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无序竞争地盲目发展:中低档产品盲目发展;高档产品发展缓慢;无序竞争效益不高。中国的硬质合金行业亟待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生产、贸易秩序,加快产品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我国钨消费量中有51%是用于硬质合金,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提高我国硬质合金的产业水平对保护钨战略资源,促进我国钨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钨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孔昭庆宣读了《中国钨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报告,详尽论述了我国钨工业“十五”主要成就,指出了行业存在的问题,并从行业资源保证条件、市场需求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和面临的形势以及政策环境分析等方面阐述了“十一五”期间钨行业发展的环境与条件,明确了钨行业“十一五”期间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提出了政策措施建议。
    孔昭庆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钨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与战略意识、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意识,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结构调整和科技自主创新为动力,立足于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充分利用二次资源,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努力缩小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促进我国钨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努力使我国由钨资源大国转变为钨工业强国。
    《规划》按照控制总量、节约资源、调整结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十一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控制钨品总量,推进产业重组,优化钨品结构,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以科技自主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开发深加工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档次,全面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逐步建成技术先进、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环保达标、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体系,提高我国钨工业在国际上的整体竞争力。
    《规划》还在行业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确定了钨行业发展总量目标、结构优化目标、技术进步目标、环境保护目标、能源节约目标和循环经济目标,同时确定以地质勘查、矿山、冶炼、硬质合金、钨合金及钨材、钨钢、钨化工等领域为发展重点。
    
    


[查数据、做研究,上钢联数据]

相关文章

钢铁资源

请输入关键字,如品名、公司名、规格、材质、钢厂、电话